第338章 回国,大旱将至-《晚明海枭》
第(2/3)页
除了双方所需的战略物资之外,别的货物就可以由商馆人员去会安自由买卖了。会安贸易的一大特点就是各类商品的价格波动很大,在本地设有商馆就可以做到随时低买高卖,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。
贸易洽谈完成后,双方当场签署了涵盖军事和贸易条款的密约,金河国相林海和广南总镇阮福溪作为两国的全权代表分别签字盖章。接下来就等广南方面搞定奔哈·托,然后等到东北季风再度吹拂这片大海了。
当这一切都谈妥之后,这次出使广南的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,不知不觉间一年两度的季风转换期已悄然来临。
林海挑了一个风向合适的日子离开了福安,在岘港与定远号汇合之后启程回国,第一站自然还是榆林港。
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,榆林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通往内港的水陆要道咽喉处都修了十余座简易炮垒,内港西侧的水寨中更是凭空多出了数以千计的高脚木屋。
其中更有几座用石头修筑的房屋正在施工,林海好奇地问黎忠国道:“哪来的这么多石料?怎么不用来修炮台?”
黎忠国道:“这是珊瑚石,大东海的岸边到处都是。这石头不经打,但是用来盖房子挺好,住在里面冬暖夏凉,我们也是跟临川场的盐户们学的。”
“甚好。”林海满意地点了点头,看来这帮海盗和临川盐户们处得不错,他接着又问道,“你们这里有什么困难没有?”
“别的倒没什么,就是崖州的米价有些贵。”黎忠国部的启动资金都是林海给的,但主要给的是银子和火器,口粮只带够了一个月的用度,所以他前不久派船去了一趟崖州买粮。
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琼州府土地贫瘠,米价向来都是要贵一点。”
“但今年比往年更贵……”黎忠国说着又道,“听说是广东好几个府县遭了春旱,今年的收成估计好不了,所以琼州府有不少米商都开始囤米,想要等到价最高时再卖。”
“广东春旱?”林海闻言有些吃惊,春旱一般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出现得较多,在东南沿海可不多见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