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章 闯王来了不纳粮-《直播在明末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个策略乍一看是绝妙好棋,足以媲美朱十六同志开国时,朱升的广积粮缓称王,事实也证明了这个计策是成功的,只看李自成大军的膨胀速度,就能看的出来。

    可只有治理过天下,或者牧民经验的人,才能看的出这个计策,是多么的坑爹:“不纳粮的话,这大顺朝的官员们,喝西北风?”

    农耕社会里的经济,必然是建立在农耕这个基础上的乡土社会,大顺帝国建立后,必然要设置牧民官员,而牧民官员们的任务,就是督促管辖范围内的百姓们种好地,可这些官员们一旦没了收粮的权利,就是铁铁的人民公仆了。

    辛辛苦苦打了天下当了官,一毛钱捞不到不说,还要做牛做马的为屁民们服务,十年的寒窗苦读,就为了闹成这样当公仆,可想而知他们会有多少句MMP等着讲。

    这还只是基层所要面对的,而到了宋献策这里,或者说是李自成这里,建立大顺军政权后,不能再当流串犯去抢自己人为生,还要维持这么个大的摊子,每一天的支出都是天文数字,之所以成为天文数字,则是因为没有收入只有支出,就是座金山银山也撑不住!

    而李自成又不能责怪出主意的宋献策,只能将这个大包袱作为报复扔给了他,封个军师每天就让他管理这些让人脑门疼的事儿,也只有是这么个可能,才导致了宋献策在处理民政之事时,会带给大顺皇帝李自成莫大的困扰。

    同样的,当大顺军在打下帝都后,宋献策再次在李二狗的耳朵旁敲边鼓时,那么就只能搞出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而又令无数人匪夷所思的历史谜团:派出太监去向朱由检投降!

    所有的疑问,都在这一刻解开了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朱由检同志是真的没钱了,沈磊迎着面带忐忑的朱知章,笑道:“你能这么做,本王倒是欣慰不已,只是未曾想到,我大明锦衣卫之密探,竟无处不在!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